緬甸民主化的里程碑

11月8日,緬甸舉行國會大選。根據13日最新公佈的點票結果,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領導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贏得664席中的401席;執政黨「聯邦團結發展黨」(Union Solidarity Development Party)僅取得61席,加上166個保障席次,也不過227席(9日已公開承認敗選)。如果執政黨尊重選舉結果,和平轉移政權,那麼「全國民主聯盟」已經取得國會過半數議席(60.39%),有權獨力組閣執政,並且在明年3月左右決定總統人選,可望結束自1948年緬甸獨立起長達數十年軍政府統治,邁向政治民主化。鑒於軍方起草的憲法所限,當中設有總統親屬國籍限制,因此翁山蘇姬無法競選總統一職,但她已經多次表明會以執政黨領袖身分,「超然」於總統之上,掌握政治實權,以黨領政。


按照現行緬甸政治制度,緬甸聯邦議會分為上下兩院,上議院名為民族院,下議院名為人民院。民族院共有224席,其中168席由人民直選,其餘56席由軍方任命;人民院共有440席,其中330席由人民直選,其餘110席由軍方任命。換言之,緬甸國會兩院共有664席,其中四分一(即166席)為軍方委任,498席由選舉產生。然而,由於據稱有7個選區陷入武裝衝突,未有舉行選舉,所以這次選舉共有491個國會議席開放選舉。在選出上下兩院議員後,兩個議院各推一名總統候選人,軍方另推出本身的總統候選人,這三名候選人由兩院全體議員票選,得票第一高為總統,其餘兩人為副總統。選出總統後,總統與國防軍總司令共同任命各部會首長,其中內政部長、國防部長、邊境事務部長三職由國防軍總司令任命。軍方勢力佔優的「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權力大於國會,牢牢掌握邊境衝突與安全部隊事務決定權。此外,在特殊情況下,軍方更有權全面接管政權。

由此可見,這次緬甸選舉只是緬甸民主化的里程碑,絕非民主完全實現之時。軍方勢力目前尚未在政府重要職位上全面撤退,反而佔據各大重要職位。整個制度設計尚難稱得上是反映民意與接受監督的真普選。顯然這是各方政治妥協的結果。無論如何,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已表示會致力與新政府合作。

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雖然在選舉中獲得緬甸全國民眾壓倒性支持,並且在扭曲的選舉及政治制度下,取得國會60%議席,但由於2008年軍方起草並主導通過的憲法規定所限,緬甸軍方始終掌握極大權力。軍方把持三大部長及副總統人事,並且把持至少四分之一保留給軍方的國會議席以及超過四分之三的修改憲法門檻(亦即如要修改這部畸形憲法,必須獲得軍方同意),甚至在緊急狀態下有權全面接管政權,而且一切都是號稱「依憲」和「依法」而為,導致全民盟執政之後勢必舉步維艱,民選政府的執政基礎相當脆弱。從今以後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盟將要在與軍方分享權力及在軍方設置的限制當中,盡力尋覓民主發展空間,培養公民社會,確保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再俟適當時機,推動修憲及掃除軍方保障議席的第二波民主化運動,實現軍隊國家化,正式終結軍方干政。

除此之外,全民盟要面對的內政問題其實相當龐雜。緬甸40%人口為少數族裔,在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數十年間,政府軍與少數族裔武裝組織的衝突從未停止。在這次選舉前,登盛政府與全國8個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簽訂停火協議,但不包括克欽獨立軍、撣邦軍等最大武裝組織。此外,全民盟聲稱充分保障穆斯林權益,但與部分地區反穆斯林的佛教徒情緒,形成強烈反差,未知新政府在軍權旁落的前提下,將能如何有力因應。無論如何,內戰、宗教、族群衝突問題依然相當嚴峻。在經濟方面,緬甸雖已開放市場4年,但是貧窮遍地,基建落後,官員貪腐,百廢待興。全民盟面對軍政府獨裁統治數十年遺留下來的多重困境,未必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扭轉局面,一旦挫敗,可能漸失民意支持。

在外交方面,緬甸全民盟更要認真面對美國與中國的政治角力。美國政府在奧巴馬總統縱容中共獨裁的大前提下,弔詭地擺出一副「重返亞太」的外交姿態,重點就是加強與包括緬甸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合作或結盟,促進緬甸民主化及和平轉移政權。另一方面,中共頭目習近平表明希望緬甸成為「一帶一路」中「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出海口,旨在確保通航自由安全,同時瞄準緬甸的豐富天然資源及基建工程項目。中共黨媒《環球時報》近日甚至發表社評,恐嚇緬甸一旦「倒向美國」,將會面臨「巨大風險」。究竟緬甸在美國與中國之間應該如何自處?這是全民盟及軍方的重要抉擇。依我看來,親美國遠中國,守護本土利益,與自由民主國家結盟,逐步令美國撤銷貿易制裁,疏遠充滿謊言和騙術的專制霸權,不要被密松水電站、萊比塘銅礦、中緬油氣管道等禍國殃民的基建銀彈所迷惑,不要重蹈南非曼德拉當權後的親中邪路,才是緬甸邁向文明國家的正途。至於幻想自己是中立國,在美國與中國之間雨露均霑,保持均勢,恐怕只會變成癡心妄想。

緬甸如何能夠繼續在曲折的道路上走向光明的前途,確實考驗著全民盟的政治智慧。關鍵還是必須充分確保公民自由、法治與人權,培養公民社會,然後有計畫地逐步解決上述內政與外交問題。在真正自由開放的社會和制度下,老人當政及培植第二梯隊的專制餘毒及迷思,自可一掃而空。

最後,我想談談兩個問題:一個涉及「超然」,一個涉及「袋住先」。

翁山蘇姬聲稱自己將會「超然」於未來當選的總統之上,成為真正掌權及決策人。我不以為然。不在其位謀其政,名不正則言不順。未來總統和翁山蘇姬畢竟是兩個人,只要是兩個人,就不可能對所有事物都有完全相同的意見。我深知翁山蘇姬最希望防止未來新總統直接衝撞軍方勢力,以致魚死網破,但她始終也不是聖人,無法保證自己的決策永遠正確。未來總統應該聽取民意,遵行公義,善用權力,游刃有餘,而非凡事無條件跟從充滿魅力的政治明星翁山蘇姬。權力會使人腐化,無論昔日翁山蘇姬如何無私為公犧牲奉獻,都無法消除她擁有實權後的腐化可能性。緬甸的民主化不應該只是翁山蘇姬實際領導下的民主化,更應該是緬甸公民意識覺醒下的民主化。翁山蘇姬是否實際執政本身並非重點所在。如果沉迷打江山則坐江山、天下英雄捨我其誰的幻覺和快感,恐將形成垂廉聽政、太上干政、以黨領政、黨大於國的畸形政局,恐將走向政治歧途。總而言之,依我看來,翁山蘇姬還是成為一個監督權力、推動憲政、落實民主的民間反對力量,而非「超然」的政治領袖,比較切合她自己的角色。

香港有人會說:緬甸畸形憲法規定的選舉和政制方案雖有民主化成分,也確保了關鍵職位的軍方壟斷權力,難以稱得上是「真普選」,然而翁山蘇姬也願意「袋住先」,為何香港市民面對中國人大831決定不可以「袋住先」呢?依我看來,原因有二。

一、兩者細節與本質完全不同,不能相提並論。緬甸議會兩院開放75%議席舉行普及而平等的民主選舉,但香港立法會僅有50%如此而已。緬甸反對黨派真有可能成為議會內的多數黨,從而擁有指定總統的權力,但香港反對黨派在功能組別及分組點票框架下,根本不可能成為議會內的多數黨,而且即使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多數黨,也不可能擁有指定特首的權力。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國人大831方案,香港特首將由提名委員會(中共全面控制)事先篩選出來的2至3名候選人經普選產生,但是緬甸民主派只要通過民主選舉控制議會兩院(目前也的確做到了),就可以任命總統,無需經過任何軍方的事前篩選。換言之,中國人大831方案下的香港選舉是中共可以幕後操作否決提名的假普選,而緬甸憲法下的緬甸選舉雖不公平,反對黨派勝選的民意門檻極高,關鍵職位也控制不了,但始終是一個有機會不經軍方篩選而直接任命總統的制度,是一個符合「民主化」要求的中途方案,至於中國人大831方案由始至終就只不過是一個大騙局。

二、在目前中共強勢獨裁之下,香港的「袋住先」極有可能「袋一世」。反觀緬甸軍事獨裁政權,近年有與美國政府折衷周旋換取利益的一面,亦即美國給予豐厚利益和安全保證,軍方逐步放權,假以時日,緬甸的「袋住先」真有可能不是「袋一世」。儘管世事難料,但是整個政治大局確實有利於緬甸進一步民主化。至於中共政權則只不過是不斷欺騙香港人會有民主普選罷了。
來源:雅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