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一個明天 緬甸人各就各位


賭一個明天 緬甸人各就各位
五年前,亞洲最後一塊神祕的經濟處女地,突然開放,未知令人瘋狂。 五年後,緬甸將舉行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民主選舉,未知卻令人謹慎。 在總統大選前的仰光,《天下》記者遇到七個人,說出面對緬甸起飛,憂喜參半的複雜心情。

迪拉瓦(Thilawa)位在仰光河出海口,擁有現成港口,距離最大城市仰光最近,因此被日本人挑中,成為國際重回緬甸的指標性大案。
緬甸,亞洲最後一個開放的大市場,也是台灣金融圈最熱的東協國家。
過去兩年,一銀、玉山、國泰世華、新光、中國信託、兆豐銀行都爭相設立辦事處。今年,全球最大製鞋廠寶成,在仰光西北郊的雪碧達鎮(Shwepyitha)投資一億美元,是迄今最大的台商緬甸投資案。向來忌憚中共壓力的緬甸,可能會允許讓中華民國設立代表處。
多家台商進駐的迪拉瓦,是緬甸第一個上路的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是各個經濟強權拉攏緬甸的縮影,卻也是各強權實力的照妖鏡。中緬合資,位於西邊、臨孟加拉灣邊的城鎮皎漂,是中國天然氣與原油管的出海口;泰緬合資,位在南邊的土瓦特區,兩者都進展龜速。
緬日迪拉瓦開發公司總裁暨執行長
梁井崇史▼不可能回頭的開放

「十月,這家公司第一條產線就要投產,」車開在園區裡平穩的柏油路上,緬日迪拉瓦開發公司總裁暨執行長梁井崇史,指著圍籬後的大房子說。
緬日迪拉瓦開發公司,緬甸與日本半官方機構「國際協力」(JICA)各持股一成,其餘由緬甸民間企業、日本三大銀行與住友集團為首的三大日商持股。
三年前,原本派駐越南的梁井崇史,第一次到迪拉瓦。他笑著回憶,那時草地上的牛正悠閒吃草。雖然日緬簽了約,但緬甸沒有經濟特區法,特區能幹嘛、要幹嘛都不清楚。

他與政府花一年寫出法規,確認區內廠商七五%以上外銷,可享七年免所得稅七年所得稅減半的優惠;若全部內銷,所得稅也可五免五減半。緬甸投資局單一窗口服務進駐,縮短外資申請許可的時間到六分之一。特區才接近完工,迪拉瓦已經招進四十五家企業,半數日企,還有新世紀鋼鐵、通越木業等四家台商。他很樂觀,覺得三年內兩期土地就會賣光。
過往緬甸曾有開放後又關閉,出爾反爾的惡劣紀錄。問梁井崇史擔不擔心大選會帶來動盪?「變成民主國家之後,緬甸不能再用軍政府的手段。經濟發展是民主的必須。即使是反對黨,也需要外資,」他對未來很有信心。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跟梁井崇史有一樣的共識:連續三年蟬聯東協十國中成長最快的緬甸(見表一),已經搭上一條上路就難以回頭的列車。
甚至,這個中南半島上最晚開放的國家,還有可能成為新近開放國中,第一個政黨輪替的國家。
流亡泰國、印度二十三年的梭銘(Soe Myint),因為緬甸八八學運被列為黑名單,驅逐出境。一九九七年,他與一樣被驅逐出境的緬甸記者創辦了非營利組織——網路媒體Mizzima。○六年,他們在仰光設立祕密辦公室,給予祕密訓練,開始用衛星對緬甸放送新聞。
他持續練兵,持續激勵同事與自己,在緬甸開放那一天之前,必須先準備好。
緬甸
Mizzima媒體集團總編輯暨總經理
梭銘▼緬甸人已各就各位
一一年重新踏上家鄉的土地,他突然覺得自己「像個陌生人」。他忙著感受緬甸的脈搏,他發現,一開始人們不相信政府,將信將疑,期望不高。一年後,看見外資來了,開始有點期待。到現在,則是大家各就各位。
梭銘的Mizzima租了一棟樓,資金來自緬甸首富之一潘繼澤的祐瑪銀行(Yoma Bank)貸款。潘繼澤不是緬甸唯一支援媒體的商人,另一份《緬甸時報》的大股東也是商人。
問梭銘看到緬甸起飛的心情?「很複雜,」他說,「因為我知道還有一大堆挑戰。我一邊興奮,一邊卻憂慮。」
大選前的仰光,的確有種午夜鐘聲響起,灰姑娘魔法消退的現實感。
緬元今年已貶值兩成,兩年貶值一半。曾一夕漲五倍的高檔五星飯店,房價跌了三成。飛仰光的班機,只坐了半滿。
「世界正在慢慢接受,緬甸不是香格里拉這個事實,」威士(Visa)負責東南亞業務的馬赫(Peter Maher)曾告訴《紐約時報》。
不像前幾年投機炒作,這幾年外人看緬甸多了務實。梁井崇史直言,基礎建設很差的緬甸,就算有目前全球數一數二的租稅優惠,招商的對象還是勞力密集產業,或者看好緬甸內銷市場,有決心長期佈樁的公司。
中緬台生態科技公司總經理
彭正龍▼在緬甸開一條中山路
在仰光曼德勒快速道路十英哩,轉進小巷,中緬台生態科技公司四十幾個網室栽培透明大棚,立刻出現眼前。這是緬甸第一個網室栽培的農場。網室裡綠油油的芥蘭菜、莧菜、芥菜、青江菜,每天清晨四點送往仰光市的高級日韓超市ProMart、City Mart,及傳統市場。
伊洛瓦底江沖刷出的富饒沖積扇,讓英國殖民時期的緬甸成為東南亞第一大稻米出口國。但如今緬甸卻面臨農村荒廢,農產品嚴重不足,雞肉比歐洲貴三成以上的窘境。
中緬台生態科技總經理彭正龍,把這些困境看成商機。「現在走的這條是中正路,那一條是中山路,」他開心地走在大棚間的走道說,就是要人家知道自己是台灣來的。
五十三歲的彭正龍,十八歲就從緬甸到台灣念書。台大森林系畢業後,留在台灣做橋梁工程,一待三十二年。三年前,身為長子的他決定回緬甸。
他觀察到,仰光七百多萬人口,但只看到空心菜。生菜與高麗菜都送到這,但根本不新鮮,於是他決定投身農業。
他先到清境農場學了一年八個月的種植知識。他堅持從台灣進口苗和種子,在網室內栽種,還從台灣請來農業專才。種植過程的質量控管,使得外商超市與剛進仰光的必勝客(Pizza Hut)都找上他。
目前彭正龍已有五座農場,有和當地農民契作,也有輸出技術幫別人栽種收管理費,經營模式彈性。「農業是緬甸政府重點扶植的產業,未來十年,這領域會非常缺人才,」彭正龍從台灣請來的農業專才朱峻輝也看好。
由於農業人口快速變少,農業是緬甸政府少數願意低價撥給土地的行業。彭正龍不擔心市場,計劃要搭一百個棚,他到緬甸各大學院校張貼徵才廣告。他也和台灣辦事處合作,送緬甸員工到桃園八德蔬菜產銷班學技術,六個月一期。
「在緬甸做生意,回收時間多抓三倍。但你現在不來,再晚個三、五年,韓國、大陸就已卡位卡光光了,」工廠在宜蘭的三升農機經理楊朝明也說,日本、韓國與中國半官方的農技團都走在前面,帶動母國農機設備與種苗的採購。
「緬甸的文化是體驗行銷,要先讓他們用,用了才會拿錢出來,」外貿協會仰光台貿中心主任葉人誠說。聯合利華在這都是先賣小包裝的產品。可口可樂一瓶也才賣十塊台幣。
在緬甸經商二十七年,被銀行界稱為「緬甸王」的通越集團父子檔,董事長周天賞與總經理特助周建翔,最能詮釋這個佛教國的特殊文化。
通越集團董事長
周天賞▼要釋出善意,不要光想好處
通越是台灣第一大木材加工製造商,原本做貿易,今年起在迪拉瓦投資,設加工廠,也受託經營仰光港邊的辦公大樓,是台商在緬甸最大的灘頭堡。
六十八歲的周天賞,挺著大大的肚子,好客、笑臉迎人,就像台灣無數冒險犯難的第一代企業主。二十七年前,為了穩定貨源,他踏上擁有全球唯一柚木原始林的緬甸。緬甸木材一直是官方專賣,周天賞只能跟著軍政府的遊戲規則走。在投標場上,周天賞一開始只是個小戶,投標時價錢一喊高,就會被起鬨訕笑。但到了第七年,周天賞出價沒人敢笑了,因為他已變成場上最重要的買家。
在緬甸,人脈等於商機。問周家父子到底要如何建立人脈?周建翔說,「做生意要先釋出善意,不要光想好處。」
「有捨才有得」是緬甸的信仰,災難時捐款是一定要做。另外周天賞說,在緬甸累積人脈不能犯錯,一旦涉入灰色地帶生意,有實權的決策者就不敢跟你往來。所以務必做合法生意。累積好的紀錄,政府或商界才會願意幫忙。
今日奧美廣告總經理
安奈特▼「加油!加油!」的廣告文案
談起什麼廣告策略在緬甸最行得通?英國籍的今日奧美廣告總經理安奈特(Andy Annett)說,許多產品對緬甸人都是新的,所以廣告方式往往很傳統。「就是拿著杯子喝一口,然後對著鏡頭微笑說『好喝』,」他邊說邊演。
以一二年首發廣告為例,可口可樂緬甸總經理卡納(Sanjeev Khanna)說,可口可樂在緬甸缺席六十年,發現許多人知道這個牌子,卻沒有體驗過「冰可樂」。於是可口可樂第一個廣告「delicious, refreshing」(美味、清新),參考的是百年前,一八八六年在美國亞特蘭大時的廣告概念。
可口可樂兩年半在緬甸鋪了四萬個銷售點,為了讓大家買得到冰可樂,還鋪了一萬四千個冷凍櫃。「這是個很獨特的國家。不要忘了,兩、三年前他們還不知道廣告是什麼。網路、通訊這一切都不存在呢,」安奈特說。
他斷言,緬甸將以難以想像的速度改變。以電信業為例,去年,緬甸開放兩張電信執照給挪威電信與卡達電信,國營的緬甸郵電則與日本電信、住友聯營十年,門號卡由兩千多美元降到兩塊美元,手機普及率升到三成。
今年卡達電信的廣告文案「加油!加油!」專攻年輕人,是緬甸首次出現區隔目標族群,不是訴諸商品,而訴諸情感認同的文案。「有了網路,緬甸的改變會更快,」他預言。
供應可口可樂包材的宏全國際集團,最能見證緬甸的民生商機。○七年,宏全東南亞總部總經理賴森源,應緬甸飲料大廠品雅(Pinya)之約來仰光。見證緬甸無酒精飲料一年成長四成的潛力。有這層淵源,一聽到開放風聲,賴森源立刻啟動找地。
宏全東南亞總部總經理
賴森源▼我應該買兩倍的地
一一年底,宏全一口氣付了三十五年租金,在敏加拉洞工業區租下土地。沒多久,可口可樂與品雅成立合資廠。
走進宏全的廠房,兩層樓的廠房外,有一大半還是空地。但「我現在覺得那時有點太保守,我應該買兩倍的地,」賴森源說。因為隔年地價漲了三、四倍。
「在緬甸不敢賭就沒有明天,只要確保輸得起就好,」宏全的同行,四十七歲的華裔緬人,SamPar Oo總經理張衛啟也說。除了生產保特瓶、瓶蓋,張衛啟也生產清淨水與汽水,配銷全國。
大學在台灣念的是外文,來自曼德勒的張衛啟,老家做的是珠寶生意。問他所謂輸得起是多少?他豪氣地說,在緬甸賺了一百塊要拿八十塊去賭。最後要是剩二十塊就認命、知足,十塊錢別忘了去奉獻。
坦言因為找不到好的行銷,飲料產線還在虧錢的張衛啟,十月又勇往直前地要跟瑞士人合資設立一個更高端技術的瓶胚廠,瞄準日本朝日與百事可樂兩大客戶。
「這幾年,仰光沒比台北現代化,卻比台北國際化,」新加坡謝凱文律師事務所(Kelvin Chia Partnership)派在仰光的台籍律師曾勤博形容,這幾年在仰光遇到來自全球各地的專業經理人。他見證了外資湧入,緬甸海歸派回流,也見識到緬甸企業敢付高薪,雇用外國人的氣魄。七月,緬甸通過專業人士可申請五年居留證,兩個月已發出兩百多張。
緬甸行銷研究發展公司總經理
莫覺▼沒有人才,是緬甸之痛
英國西敏寺大學機械系畢業,行銷顧問公司尼爾森(Nielsen)在緬甸的合資伙伴,緬甸行銷研究發展公司總經理莫覺(Moe Kyaw)本身就是個海歸派。
但他是一九九○年的海歸,今年五十歲的他,是緬甸第一代的創業者。那時緬甸剛放棄共產主義。
莫覺回緬甸時的第一個工作在達彼思廣告。沒多久,他發現像電話簿一樣的黃頁可以拉廣告,又可蒐集全國企業的資料。他賣了一把電吉他,從五人公司開始做起,如今成為營業額五百萬美元,有七百位員工的王國。他身兼全國經濟社會顧問委員會秘書長,是活躍國際的緬甸企業家。
英國腔,嗓門很大的莫覺,講話飛快。記者坐下十分鐘後,莫覺見客人的茶水沒上,立即嚴厲質問秘書。「我有四個秘書,為什麼我的客人十分鐘還沒有咖啡喝,」他很不高興,接著又發現桌上沒有名片,「他們太笨了。」
莫覺的咆哮,也許累積了二十五個年頭的恨鐵不成鋼。他說,九○年他決定回國,因為覺得只要「不實施共產主義,稍微開放,緬甸應該能追上泰國。」但現在他很悲觀,「緬甸要追上泰國起碼要三十年,要兩代人,」三個小孩都送出國念書的他,感到沉痛。
他直言,需要三十年,因為教育體系被摧毀。一九八八年之後,軍政府把所有城市裡的大學全部遷到郊區,避免大學生串聯鬧事。之後也常常隨意關閉大學,甚至不招生,直到總統登盛上台。整整二十四年,比大陸文革還要長。「緬甸曾以高識字率與教育水準著稱,但教育體系遭惡意摧毀,或許是緬甸遭遇最大的一場悲劇,」美國記者拉金(Emma Larkin)在《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一書中說。
九○年,政府開始清除不忠誠的公務員,包括教師,計劃性地除去「思考能力」。緬甸雖然提供十年免費的義務教育,但根據聯合國統計,緬甸學生平均在學時間不到四年。
緬甸的勞工雖然便宜,卻不見得好用。一位華商比較,在大陸二十幾人可以完成的生產線,在越南需要四十多人,在緬甸需要七十五人。緬甸每日最低工資三六○○緬元,約三美元,越南今年最低日工資約五美元。兩者相乘,在緬甸不見得比越南划算。
緬甸商界最近流傳著一個慘劇,某廠商在海關文件上打錯字,把二打成Z,被罰了四千美元。緬甸政府要求廠商的投資,計劃書與實際執行面要做到一模一樣,毫不知變通,也是長年僵化審查的餘毒。
翁山蘇姬二十五年前的演講「免於恐懼」,最後說道:「在權力代表真理的鐵律下生存的緬甸人民,恐懼扼傷了他們的活力,要他們從這種牢籠解脫並不容易。」二十五年後,權力代表真理的鐵律已經鬆動,但被恐懼摧毀的思考力與活力,要解脫很難。(英文版同步上線www.cw.com.tw/english;10/19 The China Post)
緬甸
緬甸
來源: 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