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治改革落後不前,使得當初懷抱前往緬甸淘金的外商大夢初醒。
■Disenchantment with the business climate comes as concerns are spreading about Myanmar's political future.
歷經軍事統治半世紀的緬甸幾年前決定開放市場時,曾備受國際市場期待。但數年過去,投資者卻徹底失望。政治改革遲滯不前,加上經改推行也不如預期,讓大夢初醒的外商,相繼將資金從該國撤出。
休士頓石油天然氣服務公司Holloman企業發展部門負責人曼尼坎(Ryan Manicom)聲稱,「這不值得冒著我們名聲風險前去投資」。他指出,由於緬甸政府針對開放天然氣市場一拖再拖,該公司已決定在今年關閉位於緬甸的辦公室。
外商投資氛圍轉淡
除了憂心緬甸的經改承諾將無法實現,加上對緬甸政治未來的憂心加劇,導致當地的投資氛圍已由熱轉冷。
儘管緬甸政府再三保證,將在11月初舉行的全國大選將會「自由公正」,但由軍隊支持的主要政黨,企圖阻撓該國民主象徵的翁山蘇姬出來競選總統,也讓外界對於這場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大選疑慮加深。
在軍方主導下,緬甸國會無法順利修憲,讓在國際社會擁有極高聲望的翁山蘇姬競選總統。根據緬甸現行憲法,禁止有外籍近親的人士成為總統。然而翁山蘇姬的已故先生與兩個兒子均是英國籍。
目前在仰光包括旅館、辦公大樓與住宅等多項建案都已暫時擱置,投資者正在等待該國更明確的投資規定出爐,也關注11月國會選舉後,緬甸政局將如何改變。
為了安撫外商的不安,緬甸政府聲稱正在學習如何進行市場改革,並承諾投資環境將會有所改善。緬甸總統府掌管經濟事務的Soe Thane表示,這是「從軍人政府轉型至民主政府的階段」,同時也是中央集權經濟轉變至市場經濟的過渡期。
自從緬甸在2010年結束軍政府統治後,美國緊接在2012年宣布放寬對該國制裁行動。當時前國務卿希拉蕊曾呼籲美國企業「前往緬甸投資」,她表示「讓我們合作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與支持改革」。
在外商投資湧入下,緬甸經濟曾快速成長,民眾也獲得更多自由,包括上街頭抗議的權利。
不過在緬甸領導者在承諾開放金融服務與不動產等部分市場時臨陣退縮,也讓投資氣氛逐漸轉惡。緬甸政府對於開放市場的遲疑不決態度給予解釋,辯稱他們必須在保護國內企業與歡迎外商投資之間尋求平衡。
美企前進緬甸 障礙多
此外,美方雖然表面上鼓勵美國企業前進緬甸,但在許多方面卻也設立更高門檻,使得美國公司前往緬甸投資更趨困難。
例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新增規定,要求在緬甸投資超過50萬美元的美國企業,必須公開報告經營活動。此外,美國財政部也繼續維持黑名單,禁止美國投資者與前緬甸軍方有關係的公司進行交易,這也意味需要當地合夥人的美國公司,必須確保他們的合夥夥伴並沒有在黑名單上。
在緬甸設立辦公室的美國律師羅斯(Eric Rose)指出,緬甸經濟有半數由軍方掌控,另外兩成則被黑名單上的人物親信所控制。
由於美國政府釋出的訊息混淆不一,導致美國銀行業寧可退後一步,禁止涉及緬甸的部分交易。花旗銀行與其他金融公司雖然態度較為積極,但也決定不在緬甸繼續擴張業務。目前有6家外商銀行在緬甸設立分行,但沒有1家是美國銀行。(工商時報)
來源:中國時報